根据《湖北大学转专业和大类分流管理办法》(校教字[2024]21号)和《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和大类分流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体育学院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体育学院2024级学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一)转专业申请资格及相关要求 1、具备以下条件可申请院内转专业 (1)符合学校转专业管理办法的2024级学生; (2)在校期间无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纪律处分; (3)在校前二学期学业成绩在原专业排名前30%,所有课程成绩均在及格以上,并且无补考、重修,体质测试成绩全年级前30%。 2、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接受其转专业申请 (1)正在休学或保留学籍或应予退学的学生; (2)国家或学校在招生时明确规定不可转专业的特殊类学生; (3)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入学专业,除因学生身体原因不能适应专业学习外不得变更; (4)所有已成功转过1次专业的学生; (5)其他不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 3、申请转专业学生须知悉并认可以下要求:获准转专业后,可编入转入专业同年级班级学习。 (二)各专业计划接收转专业学生数量 根据学院各专业教学资源状况及相关文件要求,各专业转入学生人数不得超过转入专业人数的10%。根据我院2024级各专业人数,拟确定本年度各专业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如下: 2024级体育教育专业计划接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申请转入学生0-5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计划接收体育教育(师范)专业转入学生0-5人。
(三)考核内容和方式 1、申请转入体育教育(师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专业的学生,须接受学业成绩和专项测试二个方面的考核;其中学业成绩取前二个学期所有课程加权平均成绩。 2、各方面的考核均采用百分制计算,考核成绩根据各方面考核成绩按相应权重计算得出,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申请转入体育教育(师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考核成绩=学业成绩×60%+专项测试×40%。 3、按专业对申请转入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排序,申请转入人数超出专业接收计划的,学院根据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择优满足,直至满额;申请人数少于专业接收计划的,视情况予以满足,其中专项测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转专业。 二、体育学院2025级学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一)转专业 转专业: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申请转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申请转入体育教育专业学习的情形。 (二)转专业申请条件及接收计划名额 1、在校期间无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纪律处分; 2、各专业转入学生人数不得超过转入专业人数的10%,2025级体育教育专业计划接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申请转入学生0-5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计划接收体育教育(师范)专业转入学生0-5人。 3.理论考核成绩合格以上,体质测试成绩全年级前30%。 (三)考核内容和方式 1、申请转入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专业的学生,须接受理论考核和专项测试二个方面的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占比60%,专项测试占比40%。 2、各方面的考核均采用百分制计算,考核成绩根据各方面考核成绩按相应权重计算得出,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考核成绩=理论考核×60%+专项测试×40%。 3、按专业对申请转入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排序,申请转入人数超出专业接收计划的,学院根据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择优满足,直至满额;申请人数少于专业接收计划的,视情况予以满足,其中专项测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转专业。 三、工作流程和时间安排 1、制定、报送和公布工作方案。学院根据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制定本院转专业实施细则(包括接收学生转专业的条件、要求、具体考试或考核的内容、办法和安排等)和接收转专业人数计划表。将方案报送本科生院并在学院网站公布。 2、宣传动员。针对2024、2025级学生进行转专业宣讲说明,拟邀请专业负责人就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前景及学习要求等作说明、答疑。 3、学生申请。学生在考虑自身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郑重填写转专业申请表,提出申请。 4、学院审核及考核。学院根据所制定的转专业细则对申请学生进行资格审核,并通知符合资格学生按要求参加转专业相关考核。 5、确定并公示名单。学院按照转专业工作流程开展各项考核工作,并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转专业和专业分流学生名单。 6、报送本科生院。学院将拟转专业学生名单电子版和纸质版签字盖章后连同转相关申请表报送本科生院审批。 7、办理学籍异动手续。本科生院依据国家规定在国家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和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中对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