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要闻 -> 正文

学术讲座|2025级研究生开学第一课

日期:2025-09-23 阅读次数:

为丰富我院研究生的科研生活,2025年9月19日上午8:40,湖北大学体育学院邀请黄汉升教授和白晋湘教授于思诚厅作题为《研究生如何选择和运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通向严谨发现的科学之路》和《体育类c刊论文的构思和写作》的专题讲座,本次会议由张春合院长担任主持人,体育学院全体研究生参会。

黄汉升,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评专家。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第五、第六、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职务。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首席专家,科研成果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领衔的“体育学学科发展研究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白晋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吉首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中国高贡献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主编,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科研成果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等。

黄汉升教授强调,方法论是体育科学研究的核心支点,如同罗盘与基石,其价值在于将感性“感觉”转化为客观“数据”,将主观“经验”升华为科学“证据”,从而在复杂多变的体育现象中揭示规律、实现认知跃迁。体育科学研究本身具有对象的复杂性、知识运用的高度综合性以及强烈的应用导向性等特点。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必须全面考虑研究问题的性质与目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数据的可获取性、研究者的专业背景与能力、研究的可行性与资源条件、研究的创新性、伦理规范、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结果的应用价值以及学科发展趋势等多重依据。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正呈现出综合化与分化并存、数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更加注重系统方法运用以及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等发展趋势。

白晋湘教授提出了论文写作的“先完成,再完善,后完美”三阶段论,旨在引导研究者循序渐进地构建学术作品。针对研究中常出现的“题目空泛、缺乏个人总结、形式不规范”等问题,他倡导以“深、实、细致、准确”为核心原则予以破解,即追求学术深度、数据扎实、整理细致、表述准确,并强调系统化的选题及其创新性是学术价值的核心,需综合考量学术基础、研究进展、创新点、研究对象与研究预期五大依据。

(编辑:杨娟 审核:史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