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湖北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华章新篇”两创大赛的通知

日期:2025-07-02 阅读次数: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全体在校研究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研究生创新活力,培养高层次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并为国家级赛事选拔优秀作品,特举办湖北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华章新篇”两创大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赛事名称

湖北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华章新篇”两创大赛

二、赛事介绍

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是全国首个文科主题的研究生赛事,旨在引导研究生深刻理解并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文化中国”建设,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提升中国文化认同感与辨识力。通过竞赛形式,鼓励研究生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展现其生机活力与时代价值。作为对标国家级“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的校级平台,本赛事是研究生展示才华、交流思想、锤炼能力的重要舞台。优秀获奖作品将获得重点培育,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级赛事,冲击更高荣誉。赛事组委会将为优秀团队提供专家指导、资源对接等支持,助力项目深化与落地孵化。

三、赛事时间

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20日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承办单位: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五、参赛对象

湖北大学全体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鼓励跨学科、跨学院组建团队参赛,团队人数建议不超过5人。

六、赛题设置

本次大赛围绕“文化中国”主题,紧扣时代脉搏,设立以下五大赛题。参赛者需选择一个赛题提交作品,作品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清晰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

赛题一:AI赋能文学创作、研究与传播

赛题内容: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数字人文发展。

作品形式:数字文化作品(如AI辅助生成的小说、诗歌、剧本、研究报告、可视化项目等)、戏剧影视作品(含剧本、短片等)、文学创作(含小说、散文、评论等,需明确说明AI在创作流程中的具体应用环节及贡献)。作品需清晰展示AI如何赋能文学领域,体现人机协作的创新成果。

赛题二:大运河的历史意蕴与当代活化

赛题内容:聚焦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精神内涵,探索其在当代的保护、传承、创新与活化路径。可围绕历史文献、非遗传承、文旅IP开发、生态保护、区域协同发展等方向展开。

作品形式:不限(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产品、纪录片/短片剧本、文旅策划方案、非遗手造创新、文学作品等皆可)。作品需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创新创意,深刻诠释大运河“古与今”“文与旅”“保护与发展”的多元张力,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活化思路。

赛题三:德与力——中国式英雄叙事的当代表达

赛题内容:选取中华传统英雄形象或叙事,运用创新形式进行再创造。重点挖掘英雄人物在追求力量、面对困境、争取胜利过程中展现的“德与力”“义与利”“欲与理”“法与情”“公与私”“爱与恨”等核心张力与精神价值。

作品形式:不限(数字文化、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绘画摄影、舞蹈音乐、非遗手造、文旅融合项目策划等皆可)。作品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表现力,能深刻诠释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实现传统英雄基因的活化与升华。

赛题四:舞动·传承——舞蹈艺术中的文化“两创”

赛题内容:响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聚焦舞蹈艺术语言,探索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作用与实践路径。鼓励将传统文化元素、精神内涵与现代舞蹈理念、技术、表现形式深度融合。

作品形式: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教学展示(所有形式均需提交高清视频文件及详细的创作/教学设计等,阐述作品的文化内涵、创新点及“两创”实践思路)。作品需通过舞蹈艺术形式,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

赛题五:体育·文化·创新——开放命题

赛题内容:以体育为独特视角和载体,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品需通过体育精神、运动文化、健康理念、体育赛事、体育项目、体育产业、体育科技等切入点,展现传统文化基因在体育领域的生命力与创新表达。

作品形式:开放(戏剧影视、文学创作、数字文化、非遗手造、文旅融合、舞蹈音乐、美术设计、学术研究、文化策划、产品设计等皆可)。作品必须紧扣“文化两创”核心,清晰阐释体育如何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载体和先锋力量。

七、赛程安排

1.作品征集:2025年7月1日—7月20日(以邮箱接收时间为准)

提交方式:

电子版:将作品文件与《湖北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华章新篇”两创大赛报名表》(附件1)打包压缩。压缩包及内部作品文件命名规则:赛题号(1/2/3/4/5)-负责人姓名-作品全称(示例:1-张三-基于AI的楚辞意象生成与可视化研究)。提交至工作邮箱:13007259567@163.com。

实物/特殊格式作品(如需):若作品包含实物模型、大型装置、特殊格式文件等无法完全通过电子版提交的,请于上述截止日期前的工作日工作时间,提交至:逸夫人文楼C座4009办公室,并同步发送电子版说明文档至上述邮箱。请在邮件和实物上清晰标注负责人姓名、作品名称及联系方式。

2.初赛评审:2025年7月21日—7月29日

评审委员会对所有有效提交作品进行初审,2025年7月30日公布入围决赛答辩的团队/个人名单(通过研究生院官网、相关学院官网及官方通知渠道发布)。

3.决赛评审:2025年8月5日—8月9日(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答辩形式(陈述+问答),评审委员会根据统一评分细则进行现场评审。比赛决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并举行颁奖仪式,获奖名单进行公示。

4.指导打磨推报国赛作品:2025年8月10日—8月20日

赛事组委会从获奖作品中选拔具有全国赛潜力的优秀项目,邀请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对入选项目进行针对性指导与深度打磨,择优推荐代表学校参加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对重点推荐项目提供持续的孵化支持(如资源对接、专家辅导等),全力支持其在全国赛中取得佳绩。

八、联系咨询

1.赛事咨询邮箱:13007259567@163.com1368882443@qq.com

2.赛事通知QQ群:1009681043

3.联系人及电话

体育学院杨老师,027-88108556

新闻传播学院那老师,027-88665868

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动员,积极组织研究生报名参赛。欢迎全体研究生踊跃参与,以创新思维和扎实实践,谱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华章新篇!


湖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202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