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许治平:体育科研诚信与学术不端引文行为的界定与判别

2025年6月29日,湖北大学体育学院特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执行副主编许治平在教1-501作题为《体育科研诚信与学术不端引文行为的界定与判别》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张春合院长主持,研一、研二在校学生参与学习。

专家介绍
许治平,教授,编审,《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执行副主编。曾任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馆长、《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副主编和编辑部主任。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专家、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北京市体育项目绩效评估专家。先后获得陕西省“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授予“优秀编辑工作者”“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工作者”“陕西省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主编”。主持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科文献计量评价的内容与特征研究》等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成果荣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讲座内容
引用文献的关联信息与学术不端行为
许治平教授在讲座中指出,规范的文献引用和严谨的出版流程是防范学术不端的关键环节。学术评审与编校作为出版流程的核心,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来确保客观公正,而编辑部严格的内控机制则是重要保障。然而,当评审结果存在分歧却由单一利益主导用稿决策时,就可能滋生学术不端行为。并以实际案例警示我们:学术诚信必须建立在规范的科研行为和出版伦理基础之上。

文献引用规范与学术不端防范
许治平教授指出:规范文献引用是研究可信度的关键!务必区分一次文献与二次文献,警惕常见不端行为:混淆文献来源;滥用二次文献曲解原意;机械重复引用;异常高产。并提出建议:坚持溯源原始文献、精准标注引用,严守学术底线!

警惕文献引用中的结构性问题
在判断学术不端时,需关注引文在文章结构中的关键作用——是否准确定义了核心概念、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案例显示,若引文仅被机械重复使用,而缺乏实质性分析,可能涉嫌内容堆砌。 引文应服务于文章逻辑结构,而非简单重复;机构署名规范也是学术严谨性的体现;警惕概念定义模糊、语义重复等结构性问题。

学术规范|9个关键建议
在科研写作中,规范引用文献是学术诚信的基石。为避免文献引用上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许治平教授为同学们提出9个宝贵建议。应全面溯源文献信息,重点关注文献耦合和共被引关系,理清引用逻辑;同时要精准标注引用位置,确保与论文观点匹配。建议系统梳理研究主题的背景文献,建立"引用意图台账",明确区分"应引文献"与基础知识。此外,需完整留存引用标注与对应内容,深入分析文献间的作者、时间、主题等逻辑关联。只有通过这样严谨的引用实践,才能真正提升研究的学术价值和质量。

会议总结
本次讲座围绕学术规范与文献引用展开,系统剖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常见表现及其防范措施。重点强调了一次文献与二次文献的本质区别,指出错误引用、文献混淆、机械重复等问题的危害,并通过典型案例加深理解。同时,提出了建立引用台账、精准标注、溯源原始文献等9项实用建议,为大家提供了可操作的学术规范指南。




学术研究是一场求真求实的修行,而规范引用是学者最基本的学术品格。愿每位研究者: 以原始文献为基石,筑牢学术大厦;以严谨态度为准则,守护科研诚信; 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推动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让我们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
(编辑:杨娟 审核:史文文)